2025年如何找到“理想”的笔记本电脑?说说我的

科技 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浏览

小编:编者注:我们偶尔会从Matrix中挑选优质文章来展示用户最真实的体验和意见。文章代表作者

编者注:我们偶尔会从Matrix中挑选优质文章来展示用户最真实的体验和意见。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方仅对标题和格式稍作改动。前言 我的笔记本购买之旅始于2014年,当时是我刚进入大学时购买的第一台电脑——ThinkPad L14(2014款)。 2017年我换用了MacBook Pro 16英寸Intel版,2021年又升级到了MacBook Pro 14英寸M1,亲眼目睹了苹果自研芯片带来的巨大变化。 2024年10月,国家补贴活动期间,我购买了一台ThinkPad T14P Gen 2 Ultra 9集显版; 2025年5月,我购买了MacBook Air 15英寸M4;同年10月,我购买了Surface Pro 11 X Plus,正式开始探索arm平台上的Windows体验。十年来,笔记本电脑的选择始终伴随着变化。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它不仅体现了我的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也体现了整个计算平台的更新换代和时代潮流。 Windows 生态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 使用 Windows 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Windows办公套件体验极致,拥有无与伦比的性能和兼容性;其次,可扩展性几乎没有上限。多年来,我拥有台式机 — 从早期的 Intel Pluto Canyon (NUC) 到自制的 I7-11700 MATX 主机,再到 HP 的 i7-12700 工作站。长时间运行Pluto Canyon时的风扇噪音终于让我换了散热更好的独立电脑和工作站。出色的散热表现也给我一种“性能无限”的错觉。我主要使用的系统是Windows 10,多年来一直稳定运行,几乎没有任何故障——我已经有一两年没有安装系统了o。我时不时会抱怨:为什么Windows会强制更新并自动重启,导致所有浏览器和工作文件都被关闭?除此之外,总体体验还是不错的。相比之下,MacBook Pro 在我的使用场景中更像是一个“轻载伙伴”——我通常用它来写一些简单的代码、收发电子邮件、阅读 PDF;而真正的繁重任务,例如数据分析和运行大型专业程序,通常是在X86 Windows主机上完成的。然而,我的生活方式最近发生了变化。因为我经常出差,所以我经常不得不在不同的地方住上几个月。我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也不想呆在室内。我喜欢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比如在咖啡馆或在旅途中。这种需求让我产生了购买一台高性能 Windows 笔记本电脑的想法——希望能够在便携式设备上重现出色的桌面体验。我在大学时也使用过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但我最深的那时的记忆就是在图书馆里四处寻找一把有插座的椅子。我本以为十年后,芯片制造的飞跃会带来更好的电池寿命和体验——但事实并非如此。 2024年10月,国补充上线的那天,我毫不犹豫地锁定了ThinkPad T14P Gen 2。我不是在考虑更薄、更轻的 X1 Carbon,也没有考虑游戏笔记本电脑。毕竟我很少玩游戏——我真正需要的是一台在运行代码时能够尽快完成工作的机器。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Ultra 9集显版本。 T14P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近乎完美的可扩展性。双通道内存,双 M.2 接口。至于续航,当时我要做很多文字工作,看到很多用户都这么说:“可以坚持一整天”。我相信。当时我对功耗、init的耗散、p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绩效发布。我只是认为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自然会带来更好的体验。当时我就觉得windows笔记本和MacBook之间的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然而,真相很快就击中了我。我刚刚发现Apple系列笔记本根本就是Windows+x86平台的降维。那不仅仅是“新老一代的区别”,而是根本性的区别:功耗控制、续航表现、待机体验——每一个都仿佛隔了好几代。 Thinkapd T14P 2024 电池待机及实际待机体验 MacBook 在待机方面近乎完美。盖上盖子,它可以安静地休眠数天甚至数周;当你重新打开它时,它几乎不再停电,屏幕立即亮起,所有程序在你离开时仍然保留。那么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又如何呢?从背包中取出时通常很热。如果 y如果关闭并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桌面,则需要等待后台打开15至20秒。充满电,拿出来就只剩下30%了,最多还需要半个小时。这种情况我经历过很多次,每次都像一场噩梦重演。原因在于,微软试图通过引入所谓的“现代待机”(S1模式),为Windows笔记本电脑提供像手机一样“永远在线”的体验。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单薄。要兼容复杂的X86硬件生态系统,机械体验差到几乎放弃希望。同时,Windows 11的自动维护任务:检查更新、下载补丁、安装未请求的系统更新也会在待机时唤醒系统。有时更新后,系统休眠不可用,例如启用与虚拟化相关的功能等WSL2。笔记本厂商并没有优化S1待机体验,也没有投入资源让笔记本支持S3模式。联想ThinkPad系列现已不再支持传统的S3模式。这意味着确保电池不被耗尽的方法是关闭或休眠(例如重新启动)。但对我来说,“关闭”简直就是反人类。我习惯于同时打开数十个 Chrom 选项卡、多个编辑器和多个窗口。每次我被迫停止和他们在一起时,就好像我被迫关闭我的工作流程。 M 系列 MacBook 的选择让我眼花缭乱。我习惯了近乎完美的状态:盖上盖子,收起来;打开盖子并继续。该机器上的工作是连续的,而在 Windows 上则不断被中断。 关于各种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待机模式的模糊互联网充满了来自各个供应商的广告和模糊的“耐力测试”。在评测视频中,主持人告诉你——“这款笔记本电脑有“PCMark10测出的办公续航为8小时”,但没有人解释:日常使用能坚持多久?节能会导致卡顿、掉帧吗?体验如何?深色模式省电吗?体验的真正细节还没有深入讨论。很多博主的测试场景往往是以最低亮度播放购买的视频——而处理器在播放视频时有专门的能耗优化,无法代表真实的办公负载。有些人用word打开文档而在小红书上说“一天续航”的人大多都是轻办公族,他们的需求可以通过使用iPad、Chromebook甚至是三星手机的DEX模式来解决,而我也不是他们分析的对象,或许鸿蒙电脑注重轻办公体验的定位才是当今笔记本市场真正的主流。和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我学会了不断监控计算机的功耗并分析我的行为如何影响计算机的功耗。我买的是T14P Ultra 9版本。我买的时候是追求80W的瞬间输出性能和50W的稳定输出性能。为了续航,我不得不开启“最佳能效”模式——功耗限制在20W左右。然后,一切都慢了下来。文字输入有延迟,切换窗口不流畅,甚至打字都显得“卡住”。每次下班,我总是要关注任务管理器,不断手动关闭后台进程——Dropbox、OneDrive、Tailscale、LocalShare、Powertoys……并一一清理。这是一件非常反人类的事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网上几乎没有人推荐“Windows Gadget”,而MAC用户却热衷于分享各种后台增强应用程序。在 Windows 中,持久背景是负担;在 macOS 中,持久背景既方便又无负担。我的日常工作流程并不复杂,但足以测试电池寿命。数十个 Chrome 标签页和后台播放的音乐; Word、Adobe Acrobat、Zotero、Notion、Outlook、VSCODE/Cursor 全部同时打开;蓝牙用于连接耳机和鼠标;屏幕亮度处于完全开启状态(T14P 峰值 430 尼特),因为我经常在咖啡馆或户外使用它。 “节能模式”下,CPU频率锁定在2.0GHz左右,整个工作流程平均功耗为23.6W。这意味着:配备75WH电池的T14P只有大约3小时的续航时间。如果切换到“平衡”或“性能”模式,电池续航时间将会降低到2小时以下——虽然操作稍微流畅一些,但仍然存在发热和噪音的代价。当性能模式开启时,你也会感受到热量。这个问题在夏天尤其严重,键盘烫手的时候s。我正在 MacBook Air M4(15 英寸)上重新创建相同的工作流程。功耗波动仅3-6W,背景更丰富,体验更流畅。我能够在 Raycast 上快速刻录所有内容,并且系统几乎没有延迟。无风扇,无噪音 - 即使长时间运行,掌托也能保持凉爽。 M4的性能足够我使用,无论是插电还是电池模式,体验几乎完全相同。 MacBook Air M4 内置 66.5Wh 锂聚合物电池,带来真正可用的 10 小时工作续航时间。自从收到它以来,我几乎没有耗尽电池。 MacBook Air M4 15' 日常使用 macOS 时的功耗,我的网页和文档流程只是轻负载。我可以关着盖子睡觉,打开盖子使用,一气呵成。在Windows的世界里,所谓的“轻办公续航”往往仅限于打开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一些网页,前提是很多时候背景已关闭。但一旦进入真正的多任务环境,系统就会变得迟缓且笨重。当频繁地在“开机-关闭tick进入睡眠-再次开机”之间切换时,macbook始终运行良好;而Windows笔记本看似重启,往往需要十多秒才能恢复到工作状态。自从拿到T14P后,每次合盖之前都要退出程序、关闭网页、关闭手机。这种强制的“适应”导致了体验的强烈碎片感——Mac上流畅的连续性在Windows上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对于常年工作的人来说,500g只不过是一台windows笔记本电脑的重量:那是一个100w的电源。当然,你可以改用65W氮化镓小电源——体积更小,但功率不够。它经常在松动的插座中滑过地板,就像咖啡店里的这个插座一样。即使插入 65W 电源,我无法在“最佳性能模式”下使用它。始终随身携带鼠标。 ThinkPad 触控板的准确计数远不及 MacBook。光标总是偏离目标,单击和双击的逻辑模糊,按键需要更大的力量。只有 Surface Pro Flex 键盘的触控板几乎可以与 MacBook 相媲美。我还记得2017年初在我的MacBook Pro上经历过如此流畅的触控体验。我不知道为什么能够提高用户体验的全局触控板目前无法在数万台笔记本上标配,迫使用户使用技术过时且难以使用的触控板。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键盘区域的发热。作为每天面对电脑超过8小时、双手在键盘上花费5到6小时的人,我特别关心“敲击的触觉”。这应该是一种力量Windows 笔记本电脑 - 特别是考虑到那种坚实的弹性感觉令人兴奋。然而,T14P的发热问题完全破坏了这种感觉。第一次买的时候正值秋冬,对热不敏感;夏天你能感觉到键盘区域传来的热量,手上的灼热感让人很着急,更不用说风扇的噪音了。总结这次的经历,我渐渐明白,“既想要又想要”在笔记本上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像T14P这样具有出色扩展能力的近乎完美的全能笔记本,仍然无法摆脱糟糕的待机和续航表现。 Windows和Intel平台似乎都无法在短期内彻底解决这些老问题。即使你升级到更强大的工作站级设备,比如 P16 GEN2,你仍然无法绕过电源管理、散热和噪音的瓶颈。 MacB值得抱怨的一点ook系列是内存和硬盘的黄金,但Windows笔记本的这些缺点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最终我找到的折衷方案是:“ITX主机+轻薄本”的组合。昂格ITX主机成为了性能、噪音和可用性之间最现实的平衡点,也是从理想到现实的妥协。因此,在 2025 年 8 月,我购买了 ThinkStation P3 Ultra Gen2。这款小巧但功能强大的设备基本上满足了我对便携高性能的所有需求。我可以把它放在20L的手提箱里,然后连接到酒店的电源,而无需连接到外部屏幕,例如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使用它并使用 Moonlight 进行远程流式传输,我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桌面级别的工作体验。 3.9 l ThinkStation P3 Ultra Gen 2 一款 Windows On Arm (WOA) 笔记本产品,不被视为便携性和性能之间的妥协。传统笔记本的热键盘绝对ki是我。长时间打字的焦虑和不适终于促使我开始关注另一种产品二合一设备。其中Surface Pro系列无疑是最吸引我的:它不发热、键盘可以减少。这两点对我来说几乎是决定性的。最近正好赶上亚马逊Prime Day,买了被无数人诟病的高通骁龙Surface Pro 11,因为它的价格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我在乎体验,为什么不选择更强大的Lunar Lake版本呢?答案其实很现实。虽然我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付出溢价,但 Lunar Lake 起售价高达 1500 美元,而高通的低端版本仅需 400 多美元。这种巨大的价差使得兼容性并不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 Office 套件来写作、浏览网页和阅读 PDF 文件 - 它全是原生武器,兼容性问题几乎不存在。而且,高通CPU采用4NM工艺。领先工艺带来的优势无疑将提升最低能耗场景下的可用性能。相比之下,我更想体验的是高通作为老牌手机芯片厂商的电源管理功力。坦白说,我已经对英特尔平台失去了信心。在高负载和低负载之间切换 x86 处理器(尤其是立即频率调度)总是显得笨拙和滞后,并且移动处理器制造商的“微管理”能耗很低。同时,Intel的各种电源模式似乎几乎锁定了CPU频率,现在Windows 11不理解现代的大核心、小核心和小核心。 Reddit 上也有用户同时购买了 Lunar Lake 和 Snapdragon X Plus 版本的 Surface Pro。他们指出:“Windows 11并不比Intel平台上的arm快,但就是感觉不流畅。尤其是在打开或关闭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开始菜单时,过渡动画会稍微卡住,就像轻微的丢帧一样。” Surface Pro 11 的实时能耗和待机性能 凭借现代化的待机功能,您不必担心电脑莫名其妙发热或自行唤醒。这款包让我惊讶的是 0.1 WH 的待机功耗。在我的日常工作流程中 - 网页浏览、处理文档、注释 PDF 和后台同步。整机功耗稳定在6-8W,切换到省电模式后,即使维持所有后台操作,功耗也能降低到5W以下,系统依然完好,没有出现明显掉帧、掉帧的情况。 Qualcomm Snapdragon X Plus(基于ORYON CPU架构的Snapdragon和性能较弱,软件兼容性不足,发热和功耗不稳定,以及从启动到实际启动的漫长等待。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进入4000元至5000元的预售范围,人们就能以更友善的眼光看待。参数,而是功率平衡、噪声、热量、系统响应、生态成熟度等方面。 The Layer(Proton on Arm),让人想起搭载 Arm 的游戏机 找到一个“满足所有需求”的设备 同时,Arm 笔记本电脑明显展现出更长久的潜力 凭借极低的待机功耗和更精细的频率调节,有望带来真正的轻薄、安静、长时间的使用体验。相比传统的 x86 平台,Arm 似乎更懂“能耗与体验”的平衡——这可能是未来笔记本进化的方向。作为普通消费者,我衷心希望那个电池寿命测试可以更接近真实的使用情况。这不再是“以最低亮度播放视频”的理想测试,而是可能反映日常使用中的真实功耗和最低续航时间。例如,使用开源工具Traffic Monitor来持续记录功耗数据,并以透明且可验证的方式呈现真实体验。 https://sspai.com/post/103693?utm_source=wechat UTM_Medium = 社会作者:Justinye233 编辑:广灵智熙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用户AO上传发布,该平台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当前网址:https://www.unwindsessions.com//a/keji/1890.html

 
你可能喜欢的: